首页 >> 財稅報告 >> 東莞稅審報告 >>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早準備之十一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
            详细内容

            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早準備之十一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

            時間:2014-12-24   作者:東莞市辰信會計代理有限公司  【原創】       閱讀

               今天,筆者就企業所得稅中的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展開分析,給有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前做指引,和大家一為在2012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早做準備。
              免稅收入和不征稅收入的區別在于:免稅收入是一個稅收優惠概念,是國家為了實現某些經濟和社會目標,在特定時期或者對特定項目取得的經濟利益給予的稅收優惠范疇,列入不征稅收入的項目一般不屬于營利性活動帶來的經濟利益,是專門從事特定目的的收入,對這些收入納稅對國家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從企業所得稅原理上來說屬不列為征稅范圍的收入范疇。

              一、免稅收入,是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收入。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的免稅收入包括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1)國債利息收入,是指納稅人購買中央財政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債而按其獲得的利息收入。本規定主要是鼓勵企業購買國債,支持國家建設。
              (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或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向其他居民企業進行投資而定期獲得的股息、紅利等收益。該權益性投資收益在接受投資的居民企業已經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所以投資的居民企業取得時就不再繳納企業所得稅,本規定主要解決企業重復征稅問題。
             。3)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此部分權益性投資收益在居民企業已經繳納企業所得稅,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在取得時就不再繳納企業所得稅,本規定主要也是解決企業重復征稅問題。
             。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是指非營利組織在開展業務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非營利收入。主要包括非營利性科學研究機構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培訓、技術服務取得的收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疾病控制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等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取得的醫療衛生收入;政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投資興辦的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取得的收入;福利彩票機構發行銷售福利彩票取得的收入;政府興辦的高等學校、中等學校和初等學校舉辦進修班、培訓班取得的、又全部歸學校所有的收入;社會團體取得的各級政府資助收入、按照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規定收取的會費收入等。
              免稅收入的會計處理:從上面的內容看,免稅收入計入投資收益、營業收入中。
              二、不征稅收入,是指不列入企業所得稅征稅范圍的收入!镀髽I所得稅法》第七條規定,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第(三)項所稱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是指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并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進一步明確:對企業自2011年1月1日起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1企業能夠提供資金撥付文件,且文件中規定該資金的專項用途;○2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3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同時規定,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將符合本通知第一條規定條件的財政性資金作不征稅收入處理后,在5年(60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的部分,應計入取得該資金第六年的應稅收入總額;計入應稅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發生的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不征稅收入會計處理:主要形式包括:財政撥款、財政貼息、稅收返還、無償劃撥非貨幣性資產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沖減相關遞延收益賬面余額,超出部分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若不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即政府補助計入損益,而不是計入權益,因此采用新準則以后,政府補助將會給企業帶來利潤而不是權益。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666-8052
            400-666-8052
            13424804848
            13424804848
            本地20年財稅服務經驗